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行业动态 >> 干混砂浆质量改善措施,如何做到极致! 行业动态
来源:干粉砂浆设备 发布时间:2021-07-06 浏览次数: 次
一、原材料质量控制
1、胶凝材料
干混砂浆中的胶凝材料主要有水泥、石膏、石灰。目前用量最大的是水泥,其次是石膏。水泥是水泥基干混砂浆中基础原材料之一,水泥质量的好坏对建筑工程质量影响非常大。因此,加强水泥质量的检测对于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有着重要意义。
干混砂浆中的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,且宜采用散装水泥,应符合GB175-2007《通用硅酸盐水泥》的规定。水泥进货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。水泥的主要技术要求可分为化学指标和物理指标两大类。试验室以检测水泥的物理指标为主。
2、骨料
骨料的选择应从含泥量、石粉含量、颗粒级配、有害物质、坚固性、体积密度、孔隙率等方面分析,骨料入厂前必须要对其颗粒级配、泥块含量、含泥量、石粉含量以及坚固性等进行检测,其他项目则需要按批次抽检。其中,为提高水泥与砂浆强度,需要采用大小不同的颗粒进行配比,即颗粒级配。含泥量是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,而泥块含量则是指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,经水洗或者手捏处理后小于630μm颗粒的含量。如果砂中含泥量与泥块含量过多,会对砂浆强度、耐久性等造成影响,一般应控制含泥量≤3.0%,泥块含量≤2.0%。
3、掺合料
用在砂浆中的掺合料分为活性填料和惰性填料。活性填料指本身不具有水化活性或仅有微弱的水化活性,但在碱性环境或存在硫酸盐的情况下可以水化,并产生强度的填料。常用的活性填料有粉煤灰、粒化高炉矿渣粉、硅灰、沸石粉、钢渣粉。惰性填料是指没有活性,不能产生强度的物质,如磨细石英砂、石灰石、硬矿渣等材料,其细度一般与水泥相近或更细。在砂浆中掺加惰性填料可以减少胶凝材料的用量,降低生产成本。用在砂浆中的掺合料应分别符合各自相关的国家、行业标准。
4、外加剂
外加剂用在干混砂浆中的量很少,但是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砂浆的工作性能。常用的砂浆外加剂有纤维素醚、可再分散乳胶粉、淀粉醚、减水剂、引气剂、消泡剂、抗裂纤维等。在生产不同品种的砂浆中选择不同的外加剂用于对砂浆进行改性。
二、成品控制
1、生产过程控制
整个生产过程要有详细的记录,做好烘砂过程控制、配料、搅拌以及在线初检等环节的原始记录。其中烘砂过程中要按照规定频次测定砂含水量与颗粒级配,将烘干砂的含水率控制在0.5%以内,颗粒级配保证满足砂浆配合比要求。搅拌则应选择用机械强制搅拌混合,搅拌工艺应严格按照砂浆配合比进行,并做好搅拌设备状态与参数的记录。
2、性能检测控制
干混砂浆性能指标分为快速检测指标与长期性能指标两种,其中快速检测指标分为保水率、凝结时间以及2h稠度损失率等,如果所有指标检测均合格,则该批次砂浆可以出厂,并出具出厂检验报告。另外,其他长期性能指标,如14d拉伸粘结强度、28d收缩率等,生产企业应在所有性能结果出来后3d内补报给工地。
三、施工现场管理
1、砂浆罐使用管理
砂浆罐使用前应打好基础,放在坚固且平稳的地面上。在砂浆罐显著位置标识干混砂浆种类、强度等级、使用部位等内容。为防止离析,罐中的干混砂浆不应用空,应始终保持5吨~7吨的余量。砂浆罐停止使用或中断时间超过30min时应将搅拌轴及时清理干净,防止搅拌轴堵塞。
2、强度选择
目前建筑材料多样,为保证施工质量,需选用与基层墙体强度相适应的抹灰砂浆来进行施工,防止由于强度差别大、收缩不同引起的空鼓开裂。
3、基层处理
抹灰前应把基层清理干净,如油渍、浮灰等。混凝土、砂加气或灰加气砌块等基体抹灰前应进行界面处理。不同材质的基体交界处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,门窗口、墙角处的加强护角应提前抹好。
4、砂浆拌合物控制
干混砂浆是由生产企业按照最佳配合比生产的,故在施工过程中除加水搅拌外不能随意添加任何其他材料,以免影响材料性能。干混砂浆搅拌用水应符合JGJ63《混凝土用水标准》的规定,用水量应符合说明书的要求。干混砂浆应随拌随用,搅拌均匀。砂浆拌合物应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内用完。砂浆拌合物在使用前应尽量覆盖表面防止水分流失,如砂浆出现泌水现象,应在使用前再次拌合。超过使用规定时间的严禁二次加水搅拌使用。
5、施工过程控制
抹灰砂浆使用时每层抹灰厚度不宜大于10mm,当抹灰厚度大于10mm时应分层抹灰,且应在前一层砂浆凝结硬化后再进行下一层抹灰。每层砂浆应分别压实、抹平,且抹平应在凝结前完成。当抹灰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,应采取加强措施,如加网格布、钢丝网等。砂浆凝结前应防止快干、水冲、撞击、震动和受冻。当气温或施工环境温度低于5℃时,干混砂浆无有效的保温、防冻措施不得施工。
6、养护
砂浆施工完成,面层凝结后,必须及时对其进行保湿养护,以防止砂浆出现早期塑性开裂,砂浆养护时间不得少于一周。如遇夏季高温季节时,保证白天每隔4小时淋水不少于一次。
相关产品
推荐资讯